最近收到不少读者反馈,提到频繁遭遇陌生号码的轰炸式来电,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。这类骚扰电话可能来自推销、诈骗或恶意软件,甚至伴随恐吓图片的彩信轰炸。面对这种情况,保持冷静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至关重要。以下将分享识别、拦截和维权的实用方法,帮助大家摆脱困扰。
骚扰电话通常分为几类:一是高频次拨打的营销电话,多推广贷款或保险;二是伪装成公检法的诈骗电话,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;三是利用改号软件伪造亲友号码的“熟人诈骗”。部分骚扰还会配合发送恐吓图片或虚假中奖信息,通过视觉冲击加剧受害者恐慌。识别时可注意三点:陌生号码连续呼入、通话内容重复性强、对方拒绝表明具体身份。
第一步,启用手机自带拦截功能。安卓和iOS系统均支持关键词黑名单或静音未知来电;第二步,下载安全软件(如腾讯手机管家),标记并屏蔽高频骚扰号段;第三步,开通运营商防骚扰服务(如中国移动的“高频骚扰电话防护”);第四步,遭遇图片轰炸时,立即关闭彩信接收功能,避免恶意内容扩散。若威胁人身安全,务必保存证据并报警。
根据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和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,频繁拨打电话或发送恐吓信息已涉嫌违法。受害者可拨打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热线,或通过“工信部12300”公众号提交证据投诉。若造成精神或财产损失,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索赔。提醒大家:切勿直接回拨或点击可疑链接,避免陷入更复杂的骗局。
减少个人信息泄露是预防关键。谨慎填写网络问卷、避免随意公开手机号;注册平台时使用备用号码;定期检查手机权限,关闭非必要应用的通讯录访问权。遇到疑似诈骗时,可故意回答错误信息试探对方,同时录音留存证据。科技时代,保护隐私需要主动防御与法律手段双管齐下。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