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收到不少读者反馈,提到自己的手机突然被陌生号码频繁呼叫,甚至几分钟内收到几十条骚扰短信,这就是典型的“电话轰炸”。这种现象通常是不法分子通过软件自动拨号或群发短信,目的是骚扰、恐吓或实施诈骗。如果你也遇到类似情况,先别慌,保持冷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
电话轰炸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几种动机:可能是你无意中得罪了他人遭到报复,也可能是个人信息泄露后被黑产团伙盯上。此外,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“呼死你”软件逼迫受害者支付“解封费”,或趁机套取银行卡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骚扰常发生在网购纠纷、借贷逾期或网络骂战后,需警惕对方通过这种方式施压。
一旦遭遇轰炸,立即开启手机的“防骚扰模式”或下载安全软件拦截陌生号码。安卓和iOS系统均支持关键词过滤、黑名单等功能。同时,保存所有骚扰记录(截图、通话日志),并向运营商投诉(如移动10086、联通10010),要求开启“应急防护服务”。若涉及威胁恐吓,务必保留证据并报警,警方可通过技术手段追查源头。
减少骚扰的关键在于保护隐私:避免在陌生网站填写真实手机号,注册账号时使用“小号”或虚拟号码;定期检查APP权限,关闭不必要的通讯录访问;谨慎参与街头扫码送礼活动。此外,建议关闭手机的“短信预览”功能,防止诈骗短信诱导点击恶意链接。
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42条,频繁发送骚扰信息干扰他人生活可处5-10日拘留。若造成经济损失或精神损害,还可提起民事诉讼索赔。平时可通过“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中心”投诉违规号码,多一分行动,少一分风险。
上一篇:轰炸电话:时长、应对与法律解析
下一篇:防骚扰利器:智能拦截轰炸电话短信